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包括电池顶盖,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极柱组、下塑胶和上塑胶组,其中,顶盖片上开设有极柱孔组;极柱组穿设于极柱孔组内,极柱组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下塑胶连接于顶盖片的底部,下塑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极柱容置槽组,极柱组的底部位于第一极柱容置槽组内;上塑胶组连接于顶盖片的顶部,上塑胶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组,翻边部组抵接于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内。该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无需包胶,降低了加工成本。
公开号:CN214336801U
申请号:CN202120336457.5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励建炬;邱宜升
申请人:Shenzhen Kedali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H01M50-1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n0002] 传统的电池顶盖中的顶盖片与极柱组装完成后,需要对极柱进行包胶,包胶过程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n0003] 因此,亟需一种加工成本较低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该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无需包胶,降低了加工成本。
[n0005]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电池顶盖,包括:
[n0007] 顶盖片,所述顶盖片上开设有极柱孔组;
[n0008] 极柱组,所述极柱组穿设于所述极柱孔组内,所述极柱组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
[n0009] 下塑胶,连接于所述顶盖片的顶部,连接于所述顶盖片的底部,所述下塑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极柱容置槽组,所述极柱组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极柱容置槽组内;
[n0010] 上塑胶组,所述上塑胶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组,所述翻边部组抵接于所述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内。
[n0011]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极柱孔组包括正极极柱孔和负极极柱孔,所述极柱组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分别穿设于所述正极极柱孔和所述负极极柱孔内。
[n0012]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边部组包括位于所述正极极柱顶部的正极翻边部和位于所述负极极柱顶部的负极翻边部,所述上塑胶组包括正极上塑胶和负极上塑胶,所述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包括位于所述正极上塑胶上部的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位于所述负极上塑胶上部的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所述正极翻边部和所述负极翻边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内。
[n0013]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柱容置槽组包括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所述正极极柱的底部和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内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内。
[n0014]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片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塑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
[n0015]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为多边形槽、圆形槽或椭圆形槽,所述限位凸起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n0016]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极限位部和负极限位部,所述正极限位部和所述负极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内,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的轮廓分别与所述正极限位部和所述负极限位部的轮廓相适应。
[n0017]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限位部和所述负极限位部均为多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
[n0018] 作为一种电池顶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顶盖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外均套设有所述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顶盖片和所述下塑胶之间。
[n0019]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顶盖。
[n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电池顶盖,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极柱组、下塑胶和上塑胶组,极柱组和上塑胶组独立进行装配,上塑胶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极柱组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翻边部组抵接于第二极柱容置槽内,实现极柱组和上塑胶组的装配,无需包胶,降低了加工成本。
[n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顶盖的剖视图;
[n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n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顶盖片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顶盖片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极柱组未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6中B处的放大图。
[n0028] 附图标记:
[n0029] 1、顶盖片;11、正极极柱孔;12、负极极柱孔;13、限位槽;
[n0030] 2、极柱组;21、正极极柱;211、正极翻边部;212、正极限位部;22、负极极柱;221、负极翻边部;222、负极限位部;
[n0031] 3、下塑胶;31、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1、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2、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2、限位凸起;
[n0032] 4、上塑胶组;41、正极上塑胶;42、负极上塑胶;
[n0033] 5、密封圈。
[n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37]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n003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电池顶盖。
[n0039]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1、极柱组2、下塑胶3和上塑胶组4,其中,顶盖片1上开设有极柱孔组;极柱组2穿设于极柱孔组内,极柱组2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下塑胶3连接于顶盖片1的底部,下塑胶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极柱组2的底部位于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内;上塑胶组4连接于顶盖片1的顶部,上塑胶组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组,翻边部组抵接于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内。
[n0040] 极柱组2和上塑胶组4独立进行装配,上塑胶组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极柱组2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翻边部组抵接于第二极柱容置槽内,实现极柱组2和上塑胶组4的装配,无需包胶,降低了加工成本,减轻了电池顶盖的重量。可选地,上塑胶组4可选用绝缘PP、绝缘PPS、导电PP或导电PPS等材料。
[n0041] 具体地,如图4所示,极柱孔组包括正极极柱孔11和负极极柱孔12,极柱组2包括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分别穿设于正极极柱孔11和负极极柱孔12内。
[n0042] 进一步地,翻边部组包括位于正极极柱21顶部的正极翻边部211和位于负极极柱22顶部的负极翻边部221,上塑胶组4包括正极上塑胶41和负极上塑胶42,正极上塑胶41和负极上塑胶42均开设有通孔结构,以便于正极上塑胶41和负极上塑胶42套设于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上,且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包括位于正极上塑胶41上部的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位于负极上塑胶42上部的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分别与通孔结构形成台阶状结构,正极翻边部211和负极翻边部221分别抵接于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内,以实现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分别与正极上塑胶41和负极上塑胶42的装配。
[n0043]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包括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正极极柱21的底部和负极极柱22的底部分别位于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内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内,从而实现正极极柱21与负极极柱22与下塑胶3的连接装配。
[n0044] 如图5所示,顶盖片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槽13,下塑胶3上设置有限位凸起32,限位凸起32与限位槽13配合连接。可选地,限位槽13为多边形槽、圆形槽、椭圆形槽及其它各种形状的槽,限位凸起32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及其它各种与限位槽13相匹配的形状。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3为方形槽,限位凸起32的外轮廓为方形,形状较为简单,方便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可选地,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槽13可为任意不规则的形状,限位凸起32的外轮廓与限位槽13的形状相匹配,以实现顶盖片1限制下塑胶3旋转的目的。
[n0045] 如图2和图3所示,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分别位于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内,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的轮廓分别与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的轮廓相适应。可选地,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均为多边形结构、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或其它各种形状的结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均为方形结构,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的轮廓为方形以与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的形状相匹配。当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受到扭矩时,下塑胶3上的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能够分别限制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的旋转,又因为顶盖片1能够限制下塑胶3的旋转,最终达到限制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旋转的目的。
[n0046]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顶盖还包括密封圈5,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外均套设有密封圈5,且密封圈5位于顶盖片1和下塑胶3之间。可选地,密封圈5可以是PFA、PPS或氟橡胶等材料。
[n0047]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加工步骤为:
[n0048] 步骤1:将极柱组2和密封圈5装配;
[n0049] 步骤2:将极柱组2与密封圈5的装配组件以及下塑胶3从顶盖片1的底部穿设于极柱孔组中,且下塑胶3的限位凸起32抵接于顶盖片1底部的限位槽13上;
[n0050] 步骤3:如图6和图7所示,上塑胶组4从极柱组2的上方套入至顶盖片1极柱孔组内;
[n0051] 步骤4:如图2和图3所示,采用滚压机对极柱组2的顶部压入至上塑胶组4的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内,并形成翻边部组。
[n0052]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片(1),所述顶盖片(1)上开设有极柱孔组;
极柱组(2),所述极柱组(2)穿设于所述极柱孔组内,所述极柱组(2)的顶部设置有翻边部组;
下塑胶(3),连接于所述顶盖片(1)的底部,所述下塑胶(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所述极柱组(2)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内;
上塑胶组(4),连接于所述顶盖片(1)的顶部,所述上塑胶组(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极柱容置槽组,所述翻边部组抵接于所述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内。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孔组包括正极极柱孔(11)和负极极柱孔(12),所述极柱组(2)包括正极极柱(21)和负极极柱(22),所述正极极柱(21)和所述负极极柱(22)分别穿设于所述正极极柱孔(11)和所述负极极柱孔(12)内。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组包括位于所述正极极柱(21)顶部的正极翻边部(211)和位于所述负极极柱(22)顶部的负极翻边部(221),所述上塑胶组(4)包括正极上塑胶(41)和负极上塑胶(42),所述第二极柱容置槽组包括位于所述正极上塑胶(41)上部的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位于所述负极上塑胶(42)上部的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所述正极翻边部(211)和所述负极翻边部(221)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正极极柱容置槽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容置槽内。
[000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容置槽组(31)包括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所述正极极柱(21)的底部和所述负极极柱(22)的底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内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内。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下塑胶(3)上设置有限位凸起(32),所述限位凸起(32)与所述限位槽(13)配合连接。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为多边形槽、圆形槽或椭圆形槽,所述限位凸起(32)的外轮廓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0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21)和所述负极极柱(2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极限位部(212)和负极限位部(222),所述正极限位部(212)和所述负极限位部(2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内,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容置槽(311)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容置槽(312)的轮廓分别与所述正极限位部(212)和所述负极限位部(222)的轮廓相适应。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限位部(212)和所述负极限位部(222)均为多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
[0009]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顶盖还包括密封圈(5),所述正极极柱(21)和所述负极极柱(22)外均套设有所述密封圈(5),且所述密封圈(5)位于所述顶盖片(1)和所述下塑胶(3)之间。
[0010]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6801U|2021-10-01|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4336800U|2021-10-01|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09947672U|2020-01-14|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CN204289092U|2015-04-22|一种散热型储能电容器
CN207705291U|2018-08-07|一种电池极柱、带电池极柱的负极盖板及锂电池
CN207165430U|2018-03-30|一种超级电容及其铝壳
CN209249605U|2019-08-13|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极柱包胶结构
CN207490081U|2018-06-12|一种带顶帽组装式电容器锂电池
CN207068675U|2018-03-02|一种耐高纹波的电容器结构
CN202513227U|2012-10-31|一种锂电池的电极引出结构
CN105810856B|2019-04-12|一种双极柱锂电池盖板
CN110299249A|2019-10-01|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CN205354887U|2016-06-29|一种封口式柱形法拉电容
CN204792461U|2015-11-18|一种单盖型柱形法拉电容
CN212136494U|2020-12-11|一种圆柱电池盖板结构
CN204118148U|2015-01-21|防爆锌锰电池
CN207441764U|2018-06-01|一种铅蓄电池槽盖
CN214542367U|2021-10-29|圆柱电池负极组合盖帽
CN214203821U|2021-09-14|一种动力电池顶盖
CN213184516U|2021-05-11|一种新型电池盖板
CN214477607U|2021-10-22|一种锂电池的封装结构
CN211350864U|2020-08-25|锂离子电池
CN214706060U|2021-11-12|一种锂电池结构和锂电池
CN208298963U|2018-12-28|一种纽扣锂电池的钢环
CN206180010U|2017-05-17|一种可替代5号一次性碱性电池的1.5v恒压锂电池的连接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36457.5U|CN214336801U|2021-02-05|2021-02-05|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CN202120336457.5U| CN214336801U|2021-02-05|2021-02-05|一种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返回顶部]